近几年,徐工集团持续不断地在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以及“互联网+”建设上加大投入。2016年11月,徐工集团与阿里巴巴合作的行业首个工业云平台对外发布。该平台成功填补了国内大数据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的空白。同时,由徐工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,目前已有近32万台设备在线入网,每天收集5亿多条信息数据,可实现设备远程自动升级、远程控制、异常报警等,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。
徐工集团智能制造模式以智能化装备研发、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为抓手,通过智能化产线/单元的升级、制造过程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,实现研发及制造自动化、精益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。数据显示,通过车间、生产线仿真优化,智能化装备升级、采用智能物流、智能排程等手段,徐工集团生产效率提高了25.8%。徐工集团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已可实现对远在巴西、缅甸、老挝等国家和地区的设备远程监控,真正做到全球服务“零距离”。
“智能制造,不是未来计划,而是当下现实。只有把握住科技革命机遇,才能实现徐工集团‘技术领先、用不毁’的发展理念。”王民表示,未来徐工集团将更加积极探索物联网、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技术与应用,有条不紊地提升产业多样化、产品智能化、制造服务化,为建设百年徐工、进入全球行业前三的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,同时助力江苏制造业行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。